詳解 題目與答案 詳解
B

下列何者並非「代謝症候群」的診斷指標 ?

(A)腹部肥胖 (B)高密度膽固醇過高 (C)高血壓 (D)高血糖

 

C

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
(A)腰圍比臀圍大的人,屬於「水梨型肥胖」
(B)臀圍比腰圍大的人,屬於「蘋果型肥胖」
(C)「蘋果型肥胖」者,罹患疾病的危險性要比「水梨型肥胖」者高 

(D)以上皆正確
 
B

有關基礎代謝率的敘述,何者有誤?
(A)是維持人體重要器官運作所需的最低熱量
(B)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
(C)英文縮寫為BMR

(D)一般二十五歲後,每十年約降2~5%
 
A

進行心肺復甦術時以「壓額提下巴法」來處理,是為了什麼目的?
(A)暢通呼吸道 (B)檢查呼吸狀態 (C)測量大約體溫 (D)檢查有無意識

 
C

柯南接獲通報,前往疑似食品中毒的學校調查,發現昨天的午餐內有義大利麵、蛤蜊湯、魚丸湯,經化驗之後得知是蛤蜊湯的問題,其可能原因是什麼?
(A)蛤蜊中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(B)蛤蜊湯未加薑絲 (C)蛤蜊中含有腸炎弧菌,沒煮熟 (D)查不出原因

腸炎弧菌主要污染原為海產;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源為烹調者手上的化膿傷口。
C

防曬係數的數值若是30,代表什麼意義?
(A)防曬的時間是30分鐘
(B)紫外線30以下時使用
(C)延緩皮膚被曬傷的時間增加30倍 

(D)能保護全身皮膚百分之30
SPF:針對陽光照射後引起紅斑現象,所制定的防曬係數。
算法 : 防曬係數乘以15~20分鐘。EX: SPF25:25x15分鐘=375分鐘,除以60分鐘=6.25小時(可防曬時間)。
B

若發生食品中毒,是因廚師的手不慎受傷,沒有確實戴手套。你認為是因為
(A)感染了腸炎弧菌 (B)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(C)因為廚師感冒了 (D)查不出原因

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源為烹調者手上的化膿傷口。
B

古典小說紅樓夢女主角林黛玉瘦弱多病,經常咳嗽、咳血,她最可能得了

(A)流行性感冒 (B)肺結核 (C)B型肝炎 (D)A型肝炎
 
C

下列何種疾病患者,容易因足部受傷,導致截肢的嚴重後果?

(A)高血壓 (B)腦中風 (C)糖尿病 (D)腎臟病
長期高血糖會使血管、神經受到傷害而引起合併症,包括腦中風、心肌梗塞、失明、尿毒症、足部病變或傷口癒合不良而導致截肢。
C

腦細胞不會再生,所以腦部缺氧超過幾分鐘,就會造成無法復原的損傷?

(A)三分鐘 (B)五分鐘 (C)十分鐘 (D)十二分鐘
 
B

排球一局的比賽中,每隊可有幾次的請求暫停?

(A)1 (B)2 (C)3 (D)無限制
 
C

足球所謂的PK為

(A)自由球 (B)間接自由球 (C)十二碼球 (D)球門球
 
B

短距離徑賽起跑時,選手須採用

(A)站立式 (B)蹲踞式 (C)三點蹲伏式 (D)自由式
 
C

在嬰兒期給予舒適的環境,使嬰兒在愛和關懷下成長,較容易培養其對外界的

(A)榮譽感 (B)責任感 (C)信任感 (D)自律感
 
B

急性高山症通常在高地暴露多久發生?

(A)5~10分鐘 (B)1~6小時 (C)1天 (D)3天
 
A

以下何種物質已被證明會導致癌症發生?

(A)黃麴毒素 (B)肉毒桿菌 (C)金黃色葡萄球菌 (D)沙門氏菌
黃麴黴素,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,常於霉變的穀物中產生,如大米、豆類、花生等,是目前為止最強的致癌物質。
B

以下何種物質已被證明會引起慢性胃炎或胃潰瘍發生?

(A)金黃色葡萄球菌 (B)幽門螺旋菌 (C)肉毒桿菌 (D)仙人掌桿菌
 
B

食物若暴露在危險溫度帶(5~60℃)下,會造成食品腐敗,因此不應放置超過多少小時?

(A)6 (B)4 (C)3 (D)2
 
D

有關食物過敏之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(A)食物過敏原會造成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
(B)魚貝類常引起人體過敏
(C)發疹為常見的過敏症狀

(D)過敏反應疾病通常與消化道無關
 
D

符合行政院衛生署對餐具檢測標準為陰性的項目中,何者可利用碘液檢測?

(A)烷基苯磺酸鹽 (B)蛋白質 (C)脂質 (D)澱粉
 
B

懷孕期需要增加攝取某些營養素,下列何者例外?

(A)鈣質(B)維生素C(C)葉酸(D)維生素D
 
C

食物中含有下列何種營養素可降低腎結石的發生率?

(A)草酸 (B)尿酸 (C)檸檬酸 (D)抗壞血酸
 
A

運動時,何者是決定以脂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的主要因素?
(A)運動強度與持續時間 (B)飲食的成分 (C)體內能量的儲存量 (D)運動種類

進行有氧運動並達30分鐘以上才可消耗脂肪。
C

在比賽中,籃球員犯滿幾次犯規,包括侵人與技術犯規的總次數時,應自動退出比賽?

(A)3 (B)4 (C)5 (D)6
 
D

一名球員如觸犯下列任何一項時,必須被黃牌警告?
(A)欠缺體育精神行為
(B)用言語或行動表示不滿
(C)屢次觸犯比賽規則

(D)用攻擊性、侮辱性或唾罵性的言語或動作